地大新闻网讯 过去五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以及全校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科技创新工作始终服务于建设“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事业发展大局,发挥平台优势,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
坚持重点布局,基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学校科技创新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双一流”建设目标,推进有组织科研,从地球系统研究国际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出发,在“三深一系统”研究战略引领下,深入实施前沿领域引导计划与关键区域计划,凝聚创新资源,厚植基础研究沃土,强化基础研究主力军地位,注重学科交叉成果培育,支撑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产生,学校基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取得一批标志性意义重大的科技成果。
2018年以来,学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获资助经费均有显著增长。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468项,科研合同经费从2018年5.8亿增长至2022年9.62亿,实到经费从2018年5.2亿增长至2022年7.05亿,累计经费总额实到30.52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累计获批1257项,其中获资助金额200万元以上重点类项目80项,含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4项、重大项目及课题10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项、重大研究计划10项、重点项目24项。学校牵头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4项,课题50项,总经费3.6亿元;1000万以上重大横向项目9个,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学校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聚焦湖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重大需求开展项目超前部署与稳定支持,实施领域引导计划和区域引导计划,累计承担湖北省科研项目1432项,科研经费总额3.7亿元。启动实施“长江流域地质过程及资源环境研究计划”,解决长江流域所面临的地质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科学支撑,承担长江流域的国家科研任务210余项。
“长江流域地质过程及资源环境研究计划”启动仪式
坚持协同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突破
围绕国家“四个面向”,瞄准“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学校充分发挥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创新优势,打造以地质工科为基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学科集群、人才队伍和科研体系,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协同推进资源、能源、环境、工程、材料、化学、计算机等领域新理论突破和新技术创新。
学校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建立了劣质地下水改良的原位调控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国家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安全供给的重大需求,显著改善我国劣质地下水分布区水质型缺水和生态型缺水的双重困境;研发了重大工程滑坡动态评价、监测预警与治理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型水利水电、交通和矿山工程等重大滑坡预测预警与治理设计;研制了高精度地球物理场观测设备,提升我国综合地震监测能力,满足国家大地震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防范对地球物理观测仪器的重大需求;研发了国内首个“波形”激光剥蚀信号在线平滑系统,提高了正确认识复杂地质过程的激光微区分析精确度和空间分辨率;研发了页岩层系差异成储机制与智能靶向油气甜点预测技术,突破了国外甜点预测技术不适用于中国复杂页岩层系的技术难关等。
学校先后参与嫦娥工程、高分观测、北斗工程、民用航天等前沿计划。科研团队利用月球探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有效保障嫦娥五号月面安全着陆和高效采样,累计获得三批“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研制的纳米氧化锆、锆酸镧系列热障涂层材料获2022年度湖北省科技奖励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提出铀矿储矿层位定位预测技术,实现铀矿勘查重大突破;“天—空—地”一体化智能监测预警技术,成功应用于三峡库区大型堆积层滑坡早期识别与风险管控;常温常压有机液体储氢技术实现突破。
坚持统筹部署,人才与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地质、资源、环境、能源、工程、信息等优势领域,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实质性建设,不断凝练研究方向,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优化战略布局、创新组织模式,建设学术创新基地体系”为愿景,实施“学术创新基地建设计划”,探索了以“团队建设+基础条件建设”为核心的学术创新基地建设新模式。坚持以学术卓越为核心,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国际学术前沿、社会需求热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逐步完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学科发展的协同发展机制,推动科研管理体制、用人制度和绩效管理等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资源保障,不断夯实科技人才队伍基础。
2018年以来,学校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9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领军人才8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湖北省创新研究群体4个。成功申报地球深部钻探与深地资源开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2个,获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地球探测智能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紧缺战略矿产资源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自然资源信息管理与数字孪生工程软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创新基地20个,实现了一级学科博士点全覆盖,初步建成了支撑学校“地球科学领域知名研究型大学”建设的科技创新基地体系框架。
2018年获批地球深部钻探与深地资源开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2021年获批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坚持文理结合,人文社会科学长足发展
五年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取得量的提升、质的飞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获批量增长2.5倍。其中包括重大项目5项、重点项目3项,实现重大、重点、年度项目、艺术学专项、教育学专项、后期资助项目全覆盖。成果奖励不断突破,取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34项。王占歧教授和邓宏兵教授分别获湖北省第一、二届“最美社科人”。
智库成果不断涌现,学校资政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学校在自然资源安全、碳达峰与碳中和、自然灾害与应急管理、乡村振兴与绿色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重点领域献策,为政府提供专业客观、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取得良好社会效益。《我国光伏扶贫电站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被国家领导人圈阅;《关于当前形势下保障我省能源与重要矿产资源安全的建议》《组建深部零碳能源资源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等多项报告被湖北省政府主要负责人肯定性批示。
帅传敏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
坚持开源创新,高水平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科技奖励是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有力杠杆,是彰显学术荣誉的重要制度。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奖励申报工作,定期开展针对不同奖种和学科的宣讲会,对申报项目采取“一审两评”,即校内形式审查、校内专家初评和校外专家复评。同时,加强调查研究,坚持“一线原则”,及时了解重大项目和科研成果的发展动态,全面掌握学校的科技成果状况和水平。
2018年以来,学校获各类科技奖励20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3项、学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52项,省部级及以上文科奖励23项。科技奖励的申报数量和获奖数量持续实现“双增”,高水平论文产出逐年递增,SCI第一作者单位期刊论文数达8800余篇。2023年获湖北省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创学校历史新高。
2018年以来取得的国家级科技奖励
坚持服务社会,贡献智慧助力社会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以知识产权贯标工作为突破口,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修订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等制度文件,规范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程序与规则。通过《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审核认证,成为湖北省首家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的高校。
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探索转化运营模式。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核心,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路径。组建市场化运营的技术转移机构——中部知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打造专业化团队,形成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管理统筹、学科团队技术支持、市场化运营平台推动的特色鲜明知识产权管理运营模式。
探索专利开放许可模式,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采取“学校”+“公司”的方式,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专利开放许可工作规划部署,联合中部知光公司,探索学校专利开放许可模式,促成湖北省首例专利开放许可项目实施,并以此为起点,向校外、省内外进行专利开放许可的经验模式推广。
学校的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被教育部作为首批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2018年以来,授权各类专利总计32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600项。两项发明专利获得首届湖北省专利奖金奖,入选首批教育部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基地、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获批湖北省清洁能源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成为武汉高校唯一授牌的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2018年武汉市第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大会我校专场
坚持内涵发展,推进科普宣传及科协工作
五年来,学校科协努力构建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体系,强化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能。2022年校科协获“全省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多位教师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全省科协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积极做好人才举荐工作。谢树成院士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郑建平教授入选“中国地质学会首批会士”,宋海军教授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
提升科普服务能力。连续承办“青少年高校科学营”,2018年至今,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中生走入地大,了解地球科学相关知识,种下了科学的种子。依托多家全国和省市的科普教育基地,在“世界地球日”、“全国科技活动周”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大型科普宣教活动,将学校的科教资源科普化,讲好地大故事。
“世界地球日”科普活动
(来源:科学技术发展院 编辑 孙彦钦 审稿 陈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