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长江经济带宛如一条巨龙,下游的上海是“龙头”,中游的武汉是“龙腰”,上游的重庆是“龙尾”。这三座城市背后分别对应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 上海
以科技创新壮大发展新动能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报告显示,上海位列全球第十,跻身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一方阵。当前,上海以国家战略科技任务为牵引,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上得以不断改革突破,持续释放出创新主体的活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取得重要进展,上海正以更加主动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要重视区域协同发力的重要性”,今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的一件提案与科技创新工作有关。
曹阿民认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首先是建成适宜科技创新工作发展新体系,其中要注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的紧密结合,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最终拉动经济增长,达到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效果。
他提到,上海要发挥龙头作用,需要用好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优势,聚焦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开展科研机构成果转化制度、应用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等试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完善面向人才和科研机构的多元评价体系和激励保障措施,形成区域层面定位分工合理、资源协同互补的良好格局,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模式,营造浓厚的科技成果转化氛围。
“无论是上海、武汉还是成渝地区,都要在建设科创中心时注重从政策的一致性和区域的协调性入手”,在曹阿民看来,相关区域内要有相匹配的创新政策和激励措施,构建区域内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协同从阶段性合作向长期制度性联合加速转变,“政策应因地、因才制宜,要把区域性资源串联起来,实现效用最大化。”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黄勇平对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充满信心,“上海是创新资源的汇聚区,应牢牢把握住长期积累的科技和产业基础优势”。
黄勇平提到,上海既能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也依靠长三角城市群实现着资源互补,“上海的优势在于研发,长三角部分城市在空间纵深、产业落地等方面更有优势资源”。
目前,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一体化已初现雏形。2022年,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科研机构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科研院所联盟,以推动应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为核心,探索建立市场化、应用导向型的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构建促进区域科创一体化新平台。
如今,便利的交通让长三角展现出更加良好的区域性协同态势。黄勇平说,这样可通过科技创新工作推动长三角地区形成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性创新应用,潜力巨大。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复旦大学教授丁光宏认为,建设科创中心,成渝、武汉、上海应把握并立足各自区位优势发展,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丁光宏提到,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要有“从0到1的漫长过程”,不仅要有强大的科研人员团队,还要匹配相关制度保障和创新环境,围绕国家战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此外,还要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用市场去检验科技创新的成果,“科创中心的下一步是发展高科技产业集群,其中,政府参与设置、引导,并以市场手段去发挥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在上海,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已具备一定程度的科创基础,接下来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让科研与相关领域产业融为一体。
丁光宏说,建设科创中心,一定要注意用好区域性合力,通过建设平台把区域里的科技创新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区域联动的科创联合体。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需要“跟着市场走”,他十分看好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的整体实力,认为长江经济带聚集着国内重要的消费市场,有一定承载能力,有助于“智力—创新—产业—资金”的良性循环,“科技创新必定能带来生产力增长,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可以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未来前途广阔”。
“我们也在和武汉的高校联合研究废弃物利用研究工作”,黄勇平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效应也会作用并体现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工作上。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注重顶层设计,根据经济带上不同部位城市的产业特点来进行合理布局。他建议,发展科技创新工作,要把技术研究和市场前景、未来的应用开发更紧密结合起来,完善创新机制,调动和激活创新链上每一环节。
曹阿民建议,要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抓住新赛道的风口点,尤其是关注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在研发上找到成长空间,再造新“蛋糕”,让区域性人才、科技创新资源合理流动起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 武汉
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发展循环的主动脉。作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武汉,是我国重要的创新资源集聚地,为我国构建科技创新“钻石形”的空间地理布局顶起“龙腰”。
2022年4月,武汉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是继北京、上海、粤港澳和成渝之后,国家批准建设的第五个科技创新中心,这也是长江经济带城市中第三个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已成为新时代武汉发展的鲜明特征。全国两会期间,在鄂全国人大代表、住鄂全国政协委员聚焦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面提速、成势见效的关键一年。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黎东辉认为,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湖北是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交互点和承载地;武汉是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当前,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不断深入推进,位于“长江之腰”的湖北正加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
“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武汉需有更大作为。”黎东辉建议,围绕“国家所需、武汉所能”,加快建设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与重大产业技术开发平台,建设一批“双一流”大学与顶尖科研机构,集聚一流创新人才和团队,促进湖北(武汉)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湖北武汉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武汉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之一,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方面责无旁贷。”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Milan(中国)Milan·官方网站,(武汉)校长王焰新认为,武汉有基础更好统筹教育、科技、人才资源,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他建议,以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抓手,在新能源等战略性技术储备、关键性技术应对、协同性技术转化方面加快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开展地热、锂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技术攻关,提升长江经济带协同科技创新能力。
王焰新说,在汉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强与武汉发展的联动,深化产学研协同。他介绍,近年来,Milan(中国)Milan·官方网站,(武汉)通过启动实施“长江流域地质过程及资源环境研究计划”等,布局一批面向未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平台,通过培养更多急需人才、解决更多技术难题,助力科教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要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作为长江经济带上重要城市的武汉,在含‘新’量、含‘绿’量的提升上,还将有更多创新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领认为,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武汉作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示范意义和使命责任重大。湖北武汉有条件、有能力围绕科教资源创新驱动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出绿色、可持续的创新之路,为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他建议,武汉应综合考虑地理区位、现实基础、资源潜力,以沿江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载体,统筹谋划未来产业,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和应用场景,不断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
■ 重庆
推动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实现新跨越、新突破、新发展
初春三月,在重庆市江北嘴江滩公园漫步,目之所及皆为青翠,欢声笑语充盈在江边。很难想象,过去的几十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消落带。
“重庆山高江阔,潮起潮落,在重庆多个地区形成了三峡库区特有的消落带,原本岸边的植物无法生存,拦截和过滤等功能基本丧失,更多的污染物将进入水体,导致库区富营养化程度日趋加重。还可能造成一些次生灾害。”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史浩飞说,“自研究院成立以来,我们三峡生态环境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就在各个区县研究三峡库区消落带的治理问题。值得高兴的是,前几年终于总结出了一套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三峡水库消落带总体生态修复原则,为消落带治理总结出了重庆经验。”
三峡工程蓄水后,水位最高可达175米,非蓄水期只能在145米左右,落差有近30米。库区水位周期性大幅度的涨落,致使岸边的泥土半年裸露、半年淹没,形成了大面积的消落带,这给库区生态尤其是水生态带来了巨大影响。由于三峡库区消落带面积大、落差大、气候反差大,其生态恢复与治理更成为一个世界级难题。
“研究院有很多野外台站,也跟很多区县在合作。其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发现,叫‘165米线’。”史浩飞说,三峡生态环境研究所吴胜军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发现,165米是一个很重要的界线,植物生长在它上面和下面的状态明显不同。这个发现为进行更深入的治理研究提供了一条极其重要的信息。
作为一家中央在渝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始终聚焦原始创新和战略性技术研发,以科技力量实实在在地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我们还构建了以应用为导向的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史浩飞说,研究院组织实施了石墨烯材料制备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先进功率储能器件等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孵化的人工智能科技企业云从科技集团已于去年正式登陆科创板。
“接下来,研究院还将继续围绕生态环境、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助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史浩飞说。
“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川渝的战略使命。”全国政协委员、市科技局局长明炬说,奋力推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乘势而上,实现两地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的新跨越、新突破、新发展,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抓手。
那么,如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呢?
明炬介绍,重庆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办好自己的事情、抓好合作的事情”:一是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战略科技力量;二是强化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三是培育高质量市场主体,集聚创新制胜优势力量;四是加快川渝协同创新,加强双核创新联动;五是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激发社会创新活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是企业的本质。未来五年,重庆将把‘双倍增’行动作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抓手,聚焦提升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构建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全社会参与、各类机构竞相发力的工作格局。”明炬表示,多措并举、引育结合、量质齐飞,定能加快培育更多创新型、高质量市场主体,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 成都
科创“强引擎”驱动成都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自此拉开序幕。次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强调要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迈上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西部(成都)科学城加快建设、天府实验室实体化运行、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达139个……快速增长的数据背后,是不断增强的城市竞争力,也是成都创新驱动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路上,成都一直在行动。以科技创新赋能城市,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打造创新型国家,成都创新动能“澎湃”,跑出“加速度”。
“成渝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适逢其时。”
“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具有非常好的文化底蕴和科技创新基底。”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光电所所长罗先刚看来这两方面是成都的优势所在。他认为,成都是一座包容的城市,为来自全球具有创新思维的科技人才提供了友好的发展空间,正是城市的接纳性培育了优渥的创新土壤。除此之外,成都还积累了丰厚的科技底蕴,在航空航天、核能技术、光电技术等领域贡献了众多“成都力量”。
在成渝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征程上,成都该如何精准发力?“应从成渝地区的国家战略定位出发,加快构建成渝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罗先刚分析道,首先要“策源”,对区域内的创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就成都而言,依托高端精密仪器、先进制造、航天航空的优势科研机构、头部企业、高校院所,明确各创新主体在科创中心内的功能定位。其次,要加快构建国际、国内领军企业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有效参与的科技创新联合体,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最后,要建立统筹协调机制,使创新要素在成渝有序流动,形成相互支撑、高效互动的科创格局,提升整体效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端科研仪器与先进制造装备是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罗先刚告诉记者,在航空航天、核工业、光电领域,成都集聚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在国家战略布局的指引下,基础研究与重大工程任务并行发展,具有很强的基础研究能力和先进制造装备研制能力,有力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区域创新极核比较,成渝地区科技资源具有要素齐全、链条完整等优势,同时也存在激活不够、应用不广、能级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等问题。”在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看来,目前,成渝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必须加快成渝两地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如何加快两地的科技成果转化?“首先,要继续加强成渝政策协同、组织协同、资源协同和产业协同。”甘华田说,除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解决满足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从源头提升可转化科技成果数量及质量外,还要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在更高层面统筹梳理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法律法规,修订存在竞合和冲突的法律法规,增加司法的保护力度,使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更加畅通,降低转化活动中可能产生的风险。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需要更多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集聚到成渝地区这片创新沃土。”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核聚变堆技术领域首席专家段旭如认为,成渝两地可以发挥各自科技资源优势,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集聚高精尖人才等创新要素,形成科技创新合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高能级创新平台在蓉加速集聚,将如何助力科创中心建设?“目前,西部(成都)科学城以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为牵引,加快建设实验室、布局‘大装置’、集聚‘国家队’、拓展‘高校圈’、发展‘新经济’,持续提升科技创新综合承载能力。”段旭如举例分析道,西物院、中物院、西南交大都在兴隆湖畔布局建设核聚变研究设施,核聚变研究将为交叉新兴学科的产生、多学科协同发展提供机会,将为成都汇聚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科技人才,从而赋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解放日报记者顾杰 重庆日报记者何春阳 成都日报记者黄雪松 李霞 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刘晨玮 谭芳
链接:
“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由之路上奋力奔跑”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2023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