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代表委员之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刘仓理代表
坚持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
加强基础研究,必须坚持脚踏实地,一切从实际出发。科研人员应该立足我国实际,从现阶段科技能力水平出发,围绕国家和社会需求,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一个一个难题去攻克。特别是面对事关发展和安全的重大战略领域、“卡脖子”领域等,在工程技术问题的背后,还有大量基础科学问题需要突破。它们不一定是最新、最亮眼的,却亟须有人去一层层抽丝剥茧、一次次试错改进、一点点精益求精。广大科研人员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承担起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和担当。
加强基础研究,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风清气正的环境营造,对科技创新链条上各类主体的积极性予以保护,对各环节的高效衔接予以保障。支持和鼓励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者坐住坐稳“冷板凳”,守护和保障“面壁破壁者”十年磨剑、静待花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代表
解决科学问题需不断试错
基础研究是“从0到1”重大原始创新的根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助推我国经济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我国科技工作面临重大挑战,芯片、“双碳”、生物育种等关键领域还存在诸多“卡脖子”问题,基础研究实力距离世界科技强国还有不小差距。
基础研究具有鲜明特点。首先,做好基础研究要善于提出好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在学科发展中产生的,也有在应用研究和学科交叉中凝练的,有价值的好问题一定是高度原创且有影响力的。其次,基础研究普遍周期较长,突破点往往不可预测,解决科学问题需要花大力气、找好方法、不断试错,有时还需要研究范式的变革。
对此,我们要从四方面下功夫:一是加紧前瞻布局,围绕信息科学、物质科学、合成生物学等激发重大科学问题的领域组织大团队开展系统性研究;二是完善重大科技项目部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研究提供高水平平台;三是重视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保持对基础学科的持续稳定投入;四是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切实解决评价机制问题,鼓励年轻人瞄准大问题,沉下心围绕重点方向开展长期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田刚委员
鼓励年轻人挑战科研难题
如今,国家对数学等基础学科越来越重视,这对基础研究的发展非常有利。在我看来,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如何培养出一大批基础研究领域的优秀人才?首先,我们要有一流的师资,可以发现有天赋的苗子,带着他们打开视野,帮助他们成长成才。不少学生因为成绩排名、保研就业等因素,不愿在成绩单之外的领域大胆探索,从而影响创新。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改进完善相关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多发挥天赋特长的空间和舞台,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其次,基础研究的创新与开拓,很多时候是“无人区”,没有人知道路在哪里。因此,资深学者、前辈要更多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不仅具备独立做研究的能力,更拥有敢于挑战前沿重大难题的勇气与毅力。最后我也呼吁,学校和社会各界给予青年科研人员足够的宽容、理解和支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浓厚学术氛围。
Milan(中国)Milan·官方网站,(武汉)教授童金南委员
全力打造科技创新汇聚地
基础的研究就是研究的基础,好比楼房的根基。根基不牢,危机重重。补根基的迫切性、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正不断向基础研究前移,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要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等战略创新力量,坚持以基础研究为牵引,在前沿、新兴等领域抢占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开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跨学科、大协同的创新攻关,提升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供给能力。
以科学城建设为例。近年来,各地掀起一股建设科学城的热潮。科学城是以“科学”名义建设的创新载体,我们要抓住科技创新基地和重大设施建设的机遇,把基础研究作为科学城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原始创新功能作为科学城建设的首要核心任务。国家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政策引导,集聚高端科研基础设施、多元创新主体和创新服务等要素,通过基础研究串联应用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和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等,全力打造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的汇聚地。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王虹代表
从现实需求凝练科学问题
做基础研究,需要有使命感。当前学科交叉融合日益加深,科学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科技工作者要广涉猎,了解不同领域面临的问题,同时思考自己的研究是否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服务。一旦选定了关键科学问题,就要沉下心,心无旁骛、长期稳定地研究下去。
我曾从事微纳机器人的基础理论研究,了解到土壤修复面临的技术难题后,开始探索将微纳机器人应用于矿区环境治理和修复。目前,我们已完成实验室阶段的相关工作,准备在实际场地开展实验。在此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做基础研究要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的同时,从现实需求中凝练科学问题、寻找突破方向。
近年来,我国科研方面的好政策越来越多。期待从人才培养、科研评价和薪酬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体系,汇聚更多青年人才,鼓励青年人挑大梁,让越来越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沉下心来做基础研究。
(本报记者陈海波、晋浩天、夏静、崔兴毅采访整理)
链接:
加强基础研究 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光明日报-光明网 (gmw.cn)
《光明日报》(2023年03月08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