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悦
科技创新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基础研究是气象科技创新的核心支撑,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Milan(中国)Milan·官方网站,(武汉)校长王焰新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就大气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气象人才培养以及气象科技助力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等提出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对此,身为资深学者并参与高校学科顶层设计的王焰新深有体会。他认为要强化基础学科建设,夯实科学研究基石;要强化新兴学科布局,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重大问题攻关能力。
大气科学,正是Milan(中国)Milan·官方网站,(武汉)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专业。
“气象事业社会公益事业的属性决定了大气科学的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必须以国家、部门、产业需求为导向。”王焰新指出,从高校大气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到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其中一个着力点就是基础研究,要努力在气象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破,让高校真正成为原创性成果的策源地;另一个着力点则是培养人才,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信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造就一大批能够担当时代重任的行业拔尖创新人才。
王焰新认为,高校在进行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方面要加强与中国气象局系统、行业龙头企业等一流创新主体的互联互通,形成“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答题”的合作模式,围绕共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开展协同攻关和成果转化,促进人才链、创新链、学科链、产业链“四链”深度融合。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和融合发展,打造“人才队伍、科学研究、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五位一体的科技人才贯通培养机制,持续在“高精尖缺”和“卡脖子”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上发力,满足国家战略产业发展需求。
“我校自2016年创办大气科学专业以来,十分注重国家对气象行业的重大需求,立足气象科技前沿,扎实推进局校合作。”王焰新说。面向国家防灾减灾需求,聚焦气象灾害及其诱发的水文、地质、环境等次生灾害成因和预测预警,Milan(中国)Milan·官方网站,(武汉)与中国气象局联合成立极端天气气候与水文地质灾害联合研究中心,与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共建湖北省大气复合污染研究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签署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协议,切实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深度融合。
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的气候变化背景下,王焰新认为,气象科技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天气机理、气候规律、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发生机理和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等的基础研究,强化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研发、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报预警、气候变化预测等应用研究,并加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等技术的深度融合。
在应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方面,王焰新建议要系统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粮食、水、生态、能源、国防等安全的影响和应对策略,强化气候承载力评估,加强主要大气成分源、汇探测与估算的动态跟踪研究,积极参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提升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科技支撑能力。
为响应“双碳”目标,气象科技应重点加强对温室气体的综合立体探测技术研究,研发自主可控的设备,加大高精度近实时的温室气体浓度、通量等反演算法和数据集开发力度,加强对未来不同情景下的减排路径、潜力、成本及效益研究,为实现温控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链接:
中国气象报电子版阅读系统 (zgqxb.com.cn)
《中国气象报》2023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