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鹏飞 尚东光
科技创新中心是一个国家、区域综合科技实力的集中体现和创新发展的核心依托。2022年4月,国家批复湖北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国建设的第五个科技创新中心。按照2025年基本建成的目标,当前武汉科创中心建设,已进入攻坚冲刺阶段。
高校因城市而兴,城市因高校而盛。在加快武汉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在汉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优势,做到深度融入、全面服务、奋力支撑。
■ 聚焦人才支撑,汇聚一流人才队伍
建设武汉科创中心,要靠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团队。高校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形成以才育才、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良好循环,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得优秀人才而育人。武汉科创中心建设,需要各方面人才,需要各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在汉高校要系统分析国家和区域各方面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状况,聚焦武汉科创中心建设需求,各展特色,发挥人才培养的优势,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将人才培养规律、教育教学规律与国家区域发展、武汉科创中心建设需求紧密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模式创新,造就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同时,要大力推动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培养一批适应武汉新型工业化建设亟需的工程技术人才和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全面夯实城市创新之基。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科创中心必然是一流人才汇聚的中心。在汉高校要发挥好人才聚集地的效应,通过优良科研环境、一流科研平台和重大项目任务,在最大范围内吸引汇聚国际水平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学家。此外,在汉高校需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围绕武汉未来科技创新需求,加强后备力量储备,孕育好科技创新的青年队。
瞄交叉团队而创之。当前,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学科交叉融合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新领地。在汉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人才高度聚集的效应,引导学者、学科、学院,打破有形的墙,突破心中的墙,组建一批跨学科、跨组织、跨国别的高水平交叉创新团队,强化整体协同攻关能力。
■ 用好有组织科研,提升创新策源能力
长期以来,高校都扮演着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角色。武汉在大科学时代打造科创中心,迫切需要在汉高校用好有组织科研这关键一招。
把牢学科生态“航向标”。学科结构和研究方向是高校的核心支柱,直接影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精准和效能。当前需要在汉高校以服务科创中心建设为导向,有组织地发展急需学科,布局影响长远的战略性学科,稳定支持一批立足前沿、自由探索的基础学科。同时,各高校要对现有学科体系进行系统化调整升级,统筹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打破学科壁垒,做强交叉学科,把学科齐全的优势充分转化为新的科技创新增长极。
筑牢平台基地“压舱石”。高校的科研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开展有组织科研的重要支撑。在汉高校要充分把握国家新一轮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的契机,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有序牵头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湖北实验室建设,奋力争创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并以此为牵引,搭建更多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平台,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打造现代化的高能级科创平台矩阵,筑牢支撑科技创新的根基。
打出范式变革“组合拳”。在汉高校要坚持“四个面向”,集中凝练出若干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攻关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在汉高校要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发挥基础研究厚实的优势,瞄准前沿科学问题,创造优良的环境,让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甘愿把“冷板凳”坐热,久久为功,产出更多“从0到1”的重大原创成果。另一方面,要通过大兵团协同作战,敢于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中“揭榜挂帅”,能够高质量完成国家重点攻关任务,全面助力武汉在国家核心技术攻坚战中打头阵、当先锋。
■ 打造开放创新生态,助力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的落脚点在产业,产业发展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武汉是经济发展重镇、工业产业强市,在汉高校要助攻武汉打好产业创新这一主动仗,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形成具有科创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优化创新主体协同。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等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汉高校要坚持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应用为导向,积极联合政府、科研院所、领军企业、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组建创新联合体,坚持“同题共答”,做到相互支撑,确保形成要素自由流动、协同创新的动态机制和稳定合作的内生动力,彻底贯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科技创新成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在汉高校要发挥科创中心溢出带动效应,加强与世界各国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在汉高校要坚持“走出去”,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要坚持“引进来”,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组建国际大学联盟、设立国际联合研发中心、建设国际合作示范基地、共同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等多种途径,构建多元立体的国际合作网络,不断扩大武汉“朋友圈”。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在汉高校要积极打造更多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以需定研、以研促产,让高校创新的“最先一公里”与企业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有机衔接,让科技成果更多更快地走向生产线、转化为生产力。与此同时,高校要发挥好评价指挥棒作用,深化评价机制改革,从关注传统量化指标、绩效考核转向注重创新质量、实际贡献,切实释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活力。
(作者单位为Milan(中国)Milan·官方网站,〈武汉〉)
链接:长江日报 - 为武汉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cjn.cn)
(原载《长江日报》2024年4月23日)